最高法院扩大ICE执法权,新移民应该怎么办
口音、长相、职业都可能被盘查?新移民自保6步+用工合规清单
在最新司法动态下,联邦移民执法在洛杉矶等地的现场盘查与职场突击被“松绑”。对新移民来说,新移民会被问什么、该怎么答、哪些可以拒绝,直接关系到人身与身份安全。以下内容由 PN环球律所 为新移民与用工企业整理,便于即用。
一、形势与风险(你需要马上知道的)
- 盘查触发更“宽”:在“总体情境”下,语言/口音、外貌特征、所在地点、行业/工作场所等可被综合参考。单一因素不足以构成全部依据,但执法“拦停—问询—核验”频率将上升。
- 误伤风险上升:含公民与合法居民在内的个人,可能因无法当场“自证”而被带离核验。
- 工作场所重点:仓储、建筑、餐饮、清洁、农业、批发零售等被点名为高频行动场景。
- 证据取用更快:简短问询即可触发进一步核验,手机与随身物品的“自愿性交出”存在证据连锁效应。
提示:不同州与不同类型场景(街面、住处、边境带、学校/医院/宗教场所)权力边界不同,请结合自身情况向律师咨询。
二、自保6步(当场就能用)
- 先问能否离开:礼貌发问 “我可以离开了吗?” 若被告知不能离开,随即表明 “我选择保持沉默,并要先与律师通话”。
- 证件最小充分原则:18岁以上的非公民随身携带移民登记凭证(绿卡、I-94等)原件/高清复印件/加密电子件三备一;公民携州ID/驾照或护照复印件以减少纠缠。
- 不同意搜查:除非出示法官签署的搜查令,你可以清楚表达“不同意搜查我/我的包/我的住处/非公开工作区”。
- 谨慎处理手机:不要随意提供解锁码或云端访问;如非律师建议,避免当场签字或口供。
- 准备“权利卡片”:随身携带中英双语的 Know-Your-Rights 卡片,必要时仅出示卡片与身份证明。
- 记录与求助:记下时间、地点、执法机构与徽章号;尽快联系律师,保留一切文书与通知。
三、雇主合规清单(可直接落地)
- 前台SOP:指定谁接待执法、谁核验令状、谁通知律师;公开区/非公开区明显标识。
- I-9与档案双轨:及时、无歧视地完成I-9与再验证;建立员工资料“合法取得—最小访问—按期销毁”制度。
- 不自愿同意:除司法令,非公开区域不得带人进入;文件调取以书面/清单化回应。
- 员工培训:10分钟“当场话术卡”,明确员工拥有保持沉默与先联络律师的权利。
- 应急演练:季度演练一次;事后24小时内完成“事件报告表”。
四、常见问答(FAQ)
Q1:被问“从哪里来/什么身份”,必须回答吗?
多场景下你可选择保持沉默,并先与律师沟通;个别强制身份核验情形除外。切勿作假陈述。
Q2:他们在门外说有“移民行政令”,需要开门吗?
单有行政令通常不足以进入住家。除非法官签署的司法令与地址/范围匹配,否则你可不开门并通过门缝沟通。
Q3:距离边境100英里内是不是“无限权力”?
不是。检查站与口岸外的深入搜查仍受限制,是否合规需结合具体情境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为一般信息,不构成也不应被视为法律意见。任何个案请以与律师的保密沟通为准。
最高法院擴大ICE執法權,新移民該怎麼辦
吸睛標題:口音、長相、職業都可能被盤查?新移民自保6步+用工合規清單
在最新司法動態下,聯邦移民執法於洛杉磯等地的現場盤查與職場突擊鬆綁。對新移民而言,會被問什麼、該如何回答、哪些可以拒絕,攸關人身與身份安全。以下內容由 PN環球律所 整理,便於即用。
一、形勢與風險(你需要馬上知道的)
- 盤查觸發更「寬」:在「整體情境」下,語言/口音、外貌特徵、所在地點、行業/工作場所等可被綜合參考。單一因素不足以構成全部依據,但「攔停—問詢—核驗」頻率將上升。
- 誤傷風險上升:含公民與合法居民在內者,可能因無法當場「自證」而被帶離核驗。
- 工作場所重點:倉儲、建築、餐飲、清潔、農業、批發零售等為高頻行動場景。
- 證據取用更快:簡短問詢即可觸發進一步核驗;對手機與隨身物品的「自願性交出」須格外謹慎。
提示:不同州與不同類型場景(街面、住處、邊境帶、學校/醫院/宗教場所)權力邊界不同,請就個案向律師諮詢。
二、自保6步(當場就能用)
- 先問能否離開:禮貌發問「我可以離開了嗎?」若被告知不得離開,隨即表明「我選擇保持沉默,並要先與律師通話」。
- 證件最小充分原則:18歲以上非公民隨身攜帶移民登記憑證(綠卡、I-94等)原件/高清複印件/加密電子件三備一;公民攜州ID/駕照或護照複印件以減少糾纏。
- 不同意搜查:除非出示法官簽署之搜查令,你可明確表示不同意搜查本人/包袋/住處/非公開工作區。
- 謹慎處理手機:避免提供解鎖碼或雲端訪問;無律師建議,勿當場簽字或供述。
- 準備「權利卡片」:隨身攜帶雙語 Know-Your-Rights 卡片,必要時僅出示卡片與身份證明。
- 紀錄與求助:記下時間、地點、執法機構與徽章號;儘速聯絡律師並保存所有文書。
三、雇主合規清單(可直接落地)
- 前台SOP:指定誰接待執法、誰核驗令狀、誰通知律師;公開區/非公開區清楚標示。
- I-9與檔案雙軌:及時、無歧視地完成I-9與再驗證;建立員工資料「合法取得—最小存取—定期銷毀」。
- 不自願同意:除司法令,非公開區域不得帶人進入;文件調取以書面/清單化回覆。
- 員工訓練:10分鐘「現場話術卡」,明確員工擁有保持沉默與先聯絡律師之權利。
- 應急演練:每季演練;事後24小時內完成「事件報告表」。
四、常見問答(FAQ)
Q1:被問「從哪裡來/什麼身份」,一定要回答嗎?
多場景可選擇保持沉默,並先與律師溝通;少數強制身分核驗情形除外。切勿作假陳述。
Q2:他們在門外說有「移民行政令」,需要開門嗎?
僅有行政令通常不足以進入住家。非法官簽署且與地址/範圍相符之司法令,你可拒絕其入內。
Q3:距邊境100英里內就是「無限權力」嗎?
並非如此。檢查站與口岸外之深入搜查受限,需視情況而定。

免責聲明:本文為一般資訊,非法律意見。任何個案以與律師之保密溝通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