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殊青少年绿卡(SIJS)申请全解析:条件、流程与华人家庭须知|PN环球律所博客

特殊青少年绿卡(SIJS)申请全解析:条件、流程与华人家庭须知|PN环球律所博客
PN 环球律所 · Juvenile & Family

特殊青少年绿卡(SIJS)申请全解析:条件、流程与华人家庭须知

SIJS(Special Immigrant Juvenile Status)为在美遭受父母忽略、抛弃或虐待的未成年人提供合法身份路径。由于跨越家庭法庭联邦移民两大体系,程序复杂、证据要求严格。本文以实务视角拆解申请条件、流程、排期与对父母的影响,并针对华人家庭常见误解给出可执行建议。

作者:PN 环球律所(PN Global Law)|阅读时长:10–16 分钟|白底黑灰
提醒:各州家事规则差异显著;排期与表格要求会随政策调整。请在递交前由律师核对最新指引。

一、申请条件与法律定义

忽略 / 抛弃 / 虐待(核心要素)

  • 抛弃(Abandoned):长期缺席孩子生活、仅零星联系且无实质性抚养或支持,可视为抛弃。
  • 忽略(Neglected):未满足基本物质与情感需求,如长期缺乏经济/照料/情感支持。
  • 虐待(Abused):含肢体与精神虐待(辱骂、威胁、控制等)。无严重外伤亦可成立,重在证据。

申请人须在美国境内,且因上述原因不宜返回原籍或与父母团聚。

二、年龄门槛:州际差异

加州等少数州:可在21岁以下递交;多数州:需在18岁前完成关键法庭步骤。请尽早评估、把握时间线。

三、第一步:家庭法庭裁定

SIJS 的起点是州级法庭的受抚养人(Dependent of the Court)认定与不可团聚/不可安全返原籍的结论。通常包括:

  • 提交请愿与证据包(学校/社工/心理评估/监护安排);
  • 法官听证并出具命令(Findings/Order)。
法庭命令是 SIJS 的“地基”。建议由熟悉家事与移民双轨的律师团队统筹取证与出庭。

四、华人家庭常见误解与纠偏

  • 仅提供学费≠充分抚养:若长期不在身边、不参与养育与情感支持,或由亲友代为照看,法庭可能认定为忽略/抛弃。
  • 远程关心不等于实际抚育:视频关心有价值,但不能替代日常照料与监护责任。
  • “家丑不可外扬”的顾虑:家庭法强调儿童最佳利益,重在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与成长,而非羞辱父母。

五、排期与整体流程

常见阶段

  1. 家庭法庭:取得受抚养人与团聚不宜之命令;
  2. 移民局:提交 I-360(SIJS 申请),并视排期提交 I-485(调整身份)。

时间与权益

  • 不同国别与政策周期会出现排期;建议尽早锁定优先日
  • 在等待期间,通常可获得递解保护工作许可(EAD)(以当期规定为准)。
实务建议:与律师保持季度沟通,跟踪排期公告与细则变化,及时更新材料与地址信息。

六、对父母的影响与限制

  • 一般不涉刑责:除极端虐待外,忽略/抛弃多属民事认定;
  • 不直接影响入境:SIJS 以保护未成年人为目的;
  • 关键限制:SIJS 受益人不能为亲生父母移民担保

七、法律监护人:条件与职责

  • 背景清白:通过无犯罪与儿童安全背景审查;
  • 稳定环境:住所安全、经济可持续、必要时报税记录;
  • 职责明确:配合法庭调查、签署文件、协助就学/就医/心理支持。
监护人与实际日常照料人可不同,但须确保儿童处于可验证的安全照护网络。

八、准备清单与行动建议

证据清单

  • 学校与社工报告、心理评估、医疗或报警记录(如有);
  • 与父母联系的时间线与记录(或缺席证明);
  • 实际照护人的宣誓陈述与社区/教会支持信。

时间线管理

  • 根据州别确定18/21岁关键节点;
  • 优先推进家庭法庭命令,再衔接联邦移民阶段。

沟通与文化敏感

  • 向家属解释 SIJS 的保护目的,降低对“指责父母”的误解;
  • 全程保密沟通,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与心理安全。

专业团队协作

  • 家事律师 × 移民律师联动,统一证据口径;
  • 必要时引入临床心理、学校辅导与社工报告。

需要一份“可执行”的 SIJS 个案方案?

联系 PN 环球律所(PN Global Law),我们提供:资格评估 → 家庭法庭策略与出庭 → I-360/I-485 申报 → 排期监控与EAD/保护协助 → 文化敏感的家庭沟通。

📞 +1 (929) 527-5321 ✉️ pngloballaw@protonmail.com 📱 微信号:pngloballaw

* 本文为一般信息,不构成法律意见;具体方案请以一对一评估为准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