纽约PN环球律所|实务手记:一胎化后的庇护、来美“七年绿卡”传闻、I-90自动延期、I-693体检时限与“撤案可否重启”

纽约PN环球律所|实务手记:一胎化后的庇护、来美“七年绿卡”传闻、I-90自动延期、I-693体检时限与“撤案可否重启”


一、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之后,“一胎化庇护”还可行吗?

结论先说:并非“一刀切”。法律上,庇护成立路径仍是两条:过去迫害合理的将来恐惧
政策层面虽然从“单独二孩”“全面二孩”到“三孩”逐步放开,但个体曾经遭受的强制伤害(例如强制流产/节育导致的长期医疗后果)属于“过去迫害”的典型事由。这一部分的证据扎实,仍有空间。难点在于:回国后是否仍面临迫害

我们在卷宗里做的三件事

  1. 把“过去”坐实:医院/妇幼保健记录、手术病历、后续生育能力评估、心理评估;时间线与地方计生处罚决定书互相印证。
  2. 把“现在”说清:并非泛泛而谈“政策已松”,而是落到申请人所在地区的执行生态——是否仍有补缴“社会抚养费”的强力追缴、档案留痕、社区层面的“回访”与问责。
  3. 把“将来”可视化:如果回国仍需接受复查、补办手续或面临经济/职业惩戒,提供可验证的文件或证人陈述,而不是口述推断。

什么时候不建议以此为主因?
只有“听说会被罚”“朋友经历”这类间接信息,且本人既无过去伤害、也无现实约束可举证时,贸然上阵成功率不高。此时会建议并行评估其他独立事由(宗教、特定社会群体、言论/维权史等),由强带弱。


二、“来美七年能申请绿卡”是误传,别拿时间当资格

**时间不是身份。**美国并不存在“单纯在美满七年即可转绿卡”的普遍性条款。能用的路径还是那几条:

  • 庇护路线:庇护获批(asylee/A5)满一年可递交 I-485 调整身份;但关键在“获批”,而非“来美年限”。
  • 家庭移民:直系亲属(美国公民配偶、父母、21 岁以上公民子女)担保;是否可在境内直接转身份,取决于入境合法性、逾期情况及不予受理事由是否可豁免
  • 雇佣/投资类:EB 类/NIW/EB-5 等各自有门槛与排期。
  • (处于递解程序者另有“十年连续居住+极端困难”的撤销递解救济,但这与“七年拿卡”无关,也门槛极高。)

我们常见的踩雷是:因为“满七年”而贸然递 I-485,忽略了入境纪录(I-94)缺失、未经授权工作、虚假陈述等不予受理风险,结果直接被拒,甚至触发更严重后果。正确姿势是先做可行性体检:资格、豁免、顺序。


三、I-90 绿卡更新:自动延期 24 个月的实操细节

积压期内,I-90 收据信(I-797C)+ 过期实体绿卡即可在收据签发日起自动延展持卡资格 24 个月,用于就业核验与国际旅行(配合 CBP 口岸实际做法)。
我们的建议清单:

  • 到期前 90 天递交 I-90(在线更稳,少走丢);
  • 出行前确认收据在手且在有效延长期内,必要时预约 ADIT 贴签(受理不一,需预留时间);
  • 与 HR/E-Verify 沟通收据可作临时佐证,避免因过期卡影响在职。

四、I-693 体检的“60 天规则”:怎么踩点不掉坑

那段时间(至 2023 年 3 月 的延长)60 天签发窗让不少申请人“体检先做、材料后交”而被动超时。我们在所里统一做法是:

  • 倒排时间:先把 I-485 材料预审完毕,确认可以寄出,再预约体检;
  • 当批当寄:体检报告密封件一到,48 小时内寄出主包;
  • 若策略上选择后补 I-693,就在 RFE 窗口内完成新体检,避免失效。
    一句话:体检是节拍器,不是起跑枪

五、“自愿撤案”之后,能否回头?

要分清两个层次:

  • 行政撤回(自行撤回 I-485、I-130、I-589 等):不会“原地复活”,通常是重新递交一份新案,资格与时效重新计算;
  • 在案卷内“重开/重议”(Motion to Reopen/Reconsider):前提是法律或事实的重大变化、程序性错误或新证据,且要在规则时限内。
    我们做这类案子的抓手是把撤回当时的理由文件化——例如健康突发、家庭重大变故、送达瑕疵等,辅以宣誓陈述与客观佐证,避免“后悔型”空泛表述。
    庇护撤回尤其谨慎:一旦撤回并离境,重启代价高、时间长,且可信度需重建。

几个办案小工具,您可以直接照抄

  • 一页式资格体检:入境方式/I-94、有无逾期、工作授权、既往签证陈述、刑事记录、是否触发 212(a) 不予受理、可否豁免(I-601/I-601A/I-602)。
  • 证据时间线:重大节点+证据编号(谁、何时、何地、哪份文件),递件/面谈前逐一对账
  • 解释页:凡是“看起来不顺”的地方,用 3–5 句话正面解释,别留给审查官自行脑补。

结语:别把“听说”当规则,别把“时间”当资格

不论是一胎化后的庇护构造,还是“七年神话”、I-90 延期与体检踩点,关口永远在证据与顺序
我们在纽约接案的底层逻辑很朴素:先把风险点挖出来,再选择路径;能用文件说服的,绝不留给猜测。

如果您的情况与本文任一主题相关,欢迎把入境记录、既往递件收据、体检与撤案文书梳理成 PDF 发给我们团队做一次“资格与风险体检”。首次沟通我们会给出可执行的下一步清单


PN 环球律所(纽约)|中文法律团队
📞 电话:+1 (929) 527-5321
✉️ 邮箱pngloballaw@protonmail.com
📱 微信:pngloballaw(备注“政策体检”)

 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