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年10月14日 作者:PN环球律所 法律团队
美国移民局(USCIS)近期发布政策更新,进一步收紧了对移民申请的审查标准,特别是针对社交媒体内容和反美活动的审查。这项政策调整对寻求庇护的中国申请人而言,风险显著增加。本文将从政策更新内容、变化原因、对中国庇护申请人的影响以及PN环球律所的专业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,帮助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新形势。
一、移民局最新政策更新
2025年8月19日,美国移民局更新了《政策手册》,在移民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,新增了多项特别关注的因素。这些因素旨在加强国家安全审查,具体包括:
- 人道主义假释(Parole)审查:申请人以往是否申请过人道主义假释将成为未来审查的重点依据。
- 反美或恐怖组织活动:审查申请人是否参与过反美或恐怖组织相关活动。例如,一些人在国内参与反美游行后移民美国,甚至获得公民身份,但仍可能面临重新审查。
- 反犹太行为:是否涉及反犹太行为或支持恐怖主义团体,将被严格评估。
- 社交媒体审查扩大:移民局将利用人工智能(AI)对申请人的所有社交媒体账号进行普遍审查,包括QQ空间、微信、Twitter、抖音、Facebook等平台。即使申请人未主动提交账号信息,移民局也能通过身份关联进行筛查。
- 国家利益优先:在EB-5投资移民等案件中,如果涉及危害国家利益、虚假陈述或犯罪记录,移民局将行使更严格的裁量权。
这些更新强调了移民官在审核过程中的更大自主权,旨在确保申请符合美国国家利益。
二、政策变化的原因
移民局新局长明确表示,移民福利是“特权而非权利”。此次政策收紧主要基于以下因素:
- 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:特朗普政府始终将国家安全置于优先位置,此次调整旨在防范潜在威胁。
- 言论审查重点:移民官将重点审查申请人在网络上是否发布过支持暴力、攻击美国体制或反犹太人的极端言论。这些言论可能被视为对美国社会的潜在危害。
- 国家利益优先原则:任何可能危害美国社会的活动,即使仅限于言论,也将成为不利因素。
- 政治氛围变化:在全球恐怖袭击频发、地缘政治紧张(如台海局势)的背景下,美国社会对反美话题高度敏感,推动了政策的从严执行。
总体而言,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移民政策向更注重安全审查的方向转变。
三、对中国庇护申请人的现实影响
这项政策对中国庇护申请人影响尤为深刻,移民官将特别关注申请人的言论与行为一致性。以下几类群体需警惕:
- 政治异见者群体:一些寻求庇护者抵达美国后,在享受自由民主的同时,却发表激烈的反美言论。这被视为自相矛盾,可能导致庇护申请基于裁量权被否决。
- 行为与言论不一致者:例如,社交媒体上显示“小红旗”爱国符号,却为申请流程参与抗议活动。这种矛盾将加剧审查难度。
- 宗教信仰群体(极端化言论):法轮功、家庭教会、藏传佛教等群体,其言论有时趋于极端(如“灭中共”)。如果在美国遇到不公时出现反美极端言论,将与庇护理由冲突,甚至被视为恐怖组织成员。
- 少数民族与社运参与者:在美国参与抗议活动本身无问题,但若喊出反美口号,将成为负面因素。
- “走线”入境群体:这一群体人数众多,其手机、微信、抖音等平台将成为审查重点。AI将关联身份信息,挖掘任何反美迹象,包括过去在国内的“小粉红”言论。
这些影响表明,庇护申请不仅取决于被迫害事实,还高度依赖申请人在美国的言行记录。
四、总结与PN环球律所的建议
庇护并非绝对权利,即使存在迫害事实,如果申请人的言论攻击美国政府,移民官也可能认为其不值得保护。此外,一些申请人护照被收缴后,为更新驾照或开户而补办中国护照的行为,被视为寻求中国政府保护,与庇护申请相矛盾。
面对政策收紧,PN环球律所建议申请人采取以下措施:
- 自查社交账号:立即检查并清理Facebook、Twitter、抖音、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上的历史言论。尽管“互联网有记忆”,但主动清理可减少风险。
- 保持言论一致性:确保证词(寻求美国保护)与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保持一致,避免爱国或反美言论的冲突。
- 避免极端言论:绝不能发布涉及暴力或“打杀杀”的恐怖主义言论,任何国家都不会接受此类申请人。
政策趋势日益收紧,移民官的自由裁量权将进一步扩大。庇护申请人不仅要关注被迫害经历,更需注意自己在美国的言行,尤其是网络足迹。
PN环球律所专注于移民庇护案件,致力于为中国申请人提供专业指导,包括政策解读、文件准备和庭审策略。我们将帮助您规避风险,确保申请顺利推进。
联系我们 如果您是中国庇护申请人或面临类似审查问题,请联系PN环球律所,我们将以专业团队全程陪伴您走完法律旅程。
联系方式: 📞 电话:+1 (929) 527-5321 ✉️ 邮箱:pngloballaw@protonmail.com 📱 微信号:pngloballa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