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养拿身份、SIJS、控告书缺陷与“十年绿卡”、PD、EOIR新政、以及ICE避险
——PN 环球律所资深律师的实务清单与风险提示
作者|PN 环球律所(PN Global Law)多年执业移民与出入境合规律师
近来咨询里最常见的六个问题:
- 领养如何合规拿身份?
- SIJS(未成年人特殊移民身份)怎么判定与走程序?
- NTA控告书存在缺陷时,如何衔接推进十年绿卡(Cancellation of Removal)?
- PD(Prosecutorial Discretion)到底是什么、适用于谁?
- EOIR关于庇护的新备忘录要害在哪?
- ICE加强执法背景下,个人与家庭如何降风险、如何应对?
下面按“法律要点 → 证据要件 → 实操步骤 → 误区警示”的思路,给出可落地的操作路径。本文仅为普法与经验分享,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;每个案情差异,务必一对一评估。
一、领养如何拿身份:把“民事领养”与“移民合规”打通
法律要点(概览)
- 典型路径涉及《移民与国籍法》对“被收养子女”的定义与海牙公约相关程序。核心是在“民事层面”完成有效收养,并与移民层面的类别与程序(如 I-800A / I-800,IR-3 / IR-4 签证类别等)精准匹配。
- 常见硬指标:年龄门槛(通常要求收养时<16 岁,极少数情形可延展)、共同居住/抚养事实、州法合规的正式领养判决等。
证据要件(最常被补件的三类)
- 领养关系的有效性:州法院领养判决、社会调查/监护报告。
- 抚养与同住:长期同住或持续抚养的客观证据(学籍、保险、医疗、租约/房契、经济供养记录)。
- 出生/亲缘背景:出生证明;必要时配合DNA或公证件矛盾排查。
实操清单
- 先做“双轨合规评估”:民事收养与移民签证类别是否可严丝合缝对接?是否属于海牙体系?
- 梳理时间轴:出生—收养—同住—递交 I-800A/I-800 / 领馆环节—入境落地身份。
- 制作一致性核对表:判决、社工报告、家庭经济/医疗/就学证据之间避免前后矛盾。
误区警示
- “领养判个决就能绿卡”:不一定。民事合法 ≠ 移民合格,要满足移民法的实体与程序要件。
- 轻忽年龄与同住要件:一旦错过节点,补救空间很有限。
二、什么是 SIJS:未成年人特殊移民身份
核心构成(把握三件事)
- 未满21岁(各州少年法院管辖实践不同,需本地法核查);
- 州法院儿童福利判定:由于虐待/遗弃/忽视等,无法与一方或双亲团聚;
- 符合未成年人最大利益:返回原籍不利的司法认定。
程序路径
- 先州法院、后移民程序:先拿到少年法院判令(抚养/监护/SIJS 要点判定),再以该判令为I-360的核心支撑。
- I-360 批准后,根据签证可用性、地点与个体情形,规划调整身份(I-485)或领馆程序与衔接的工作许可、社安号等。
证据提示
- 少年法院阶段,社会调查报告、学校/医疗/心理评估是证明“无法团聚”“返回不利”的关键支柱。
- 叙事需避免模板化:用时间轴 + 事实节点 + 专业意见串联,增强可信度与可采性。
常见误区
- 仅凭家庭陈述“口说无凭”;
- 忽视少年法院法官的证据细节与地域差异(不同州、不同县侧重点可能不同)。
三、NTA 控告书有瑕疵,如何转身“十年绿卡”(Cancellation of Removal)
法律要点
- NTA(出庭通知)存在送达/载明信息等缺陷时,可通过动议(Motion)**争取程序性救济(例如:驳回、终止、重新送达等)。
- 同时评估是否具备十年绿卡的实体构成:
- 连续十年在美(停表规则需精算);
- 良好品德;
- 合资格亲属将遭“异常并且特别严重困难”(通常是公民/绿卡配偶、父母或子女)。
办案策略
- 程序与实体“两条腿走路”:一边做NTA 疑义/程序动议,一边同步搭建“困难证明工程”(医疗/心理/教育/经济四大板块)。
- 提前准备听证方案:证人顺序、专家意见、交叉询问要点。
- 注重量化与比对:用客观支出、病程记录、照护工时、学业中断等可量化证据说服法官。
误区警示
- 只盯“程序缺陷”,忽视十年绿卡的实体举证;
- “材料一股脑”递交,无因果链与不可替代性论证。
四、PD(Prosecutorial Discretion):能不能“就地化解风险”?
PD 是什么
- 直译为检方自由裁量:在执法与起诉资源有限的前提下,对个案选择性地暂缓、终止或调序。常见表现包括:行政关闭、撤销起诉、优先度调整等。
- PD 不等于“赦免”,但可为后续身份路径(婚姻/亲属、就业、U/T、VAWA、SIJS 等)赢得时间窗口。
何时考虑 PD
- 个案无重大安全风险、强家庭与社区纽带、已启动或即将启动实质性身份路径且具合理前景。
- 文书要体现公共利益与执法资源优化,而非仅有“个人困难”的单线叙述。
五、EOIR 关于庇护的新备忘录:两句话抓住要害
- 节奏加快、取证从严:更强调早期交换证据、可信度核对与客观材料权重(如国务院人权报告、第三方调查、社媒取证)。
- 一致性与可验证性决定成败:个人陈述、既往口供、出入境记录、线上足迹前后要对上。故事说得好不如证据链扎得牢。
应对要点
- 做一份“一致性对照表”:把过往 I-589、口供、出入境与社媒逐条核;
- 证据分工与时限表:谁出具、何时到位、如何公证/翻译;
- 提前准备交叉询问:把可能攻防点写成 Q&A,演练细节。
六、ICE 执法趋严下的风险管理与紧急应对
六步日常风控
- 身份与记录“月度体检”:I-94、EAD、驾照、社安、报税、工时合规等逐项自查;
- 低调合规:拒绝假证、拒绝“代打卡”、避免与口供矛盾的公开言行;
- 家庭联络卡:家属/孩子学校/律师联系方式与授权;
- 证据备份:医疗、抚养、纳税、雇佣与社区服务记录云端留痕;
- 预案:保释金渠道、担保人与Habeas(人身保护令)触发条件;
- 上门应对口诀:不开门、要证件、保持沉默、要律师。不要现场签I-213等你看不懂的文书。
快速清单(便于打印)
案件启动 10 条
- 完整时间轴(入境/停留/拒案/出庭/离境)
- 不予入境事由排查(非法居留、虚假陈述、刑事、递解史)
- 亲属结构与依赖强度(医疗/教育/照护)
- 目标路径树(SIJS / 领养 / 十年绿卡 / I-212 / I-601A / 调整 / 领馆 / PD / 重开)
- 证据台账(医疗、经济、教育、心理四大包)
- 一致性核对表(口供、表格、社媒、出入境)
- 庭审路线图(证人、专家、交叉提纲)
- 翻译与公证计划(截止日/责任人)
- 风险与应急卡(保释、Habeas、联系人)
- 日历化节点(送达、RFE/NOID、听证、排期)
结语:程序管理 + 证据工程 = 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
无论是领养 / SIJS,还是控告书缺陷 + 十年绿卡、PD、庇护新政应对,方法论是一致的:
- 先体检,再动手;
- 先搭骨架,再补材料;
- 先证据,后叙事。
能今天归档,不拖到明天;能现在补强,不等补件再救火。这是我们在每一个复杂移民案件中的基本纪律。
PN 环球律所|PN Global Law
📞 +1 (929) 527-5321
✉️ pngloballaw@protonmail.com
📱 微信:pngloballaw
免责声明:本文为一般资讯,非个案法律意见。法规与审理实践具有时效性与地域差异;采取行动前,请先预约一对一评估。